查看原文
其他

郑永和: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和建议 | 观点

人民教育 2022-12-09


民小编说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始终要重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现在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有哪些问题,未来又该如何改进,一起来看——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才。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关键环节。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仍面临创新人才匮乏的窘境,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是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博得先机的重要保障。明天的强盛来自于今天的后备人才储备,中小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期;为长远解决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短板、从根本上改变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的窘境,需要夯实科技强国人才根基重大目标,前瞻部署中小学科学教育,重塑新时代基础科学教育体系。


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重视中小学阶段的早期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其本质内涵及其演变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识别和选拔标准已从天赋智商发展到成功智能,其培养模式也从天才儿童范式向天资发展范式和区分教学范式转型,校内外课程重心从侧重同质性移到侧重异质性,培养理念从外在设定目标向内外目标协同发展,并且更多地涉及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问题。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评价体系也从一元智能到多元智能,从领域专属逐渐走向领域通用与领域专属并重。


基于此,学界对中小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达成5点共识:

1.科技创新人才的形成是在一定智商和创造力的基础上,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虽然存在智商阈值,但是环境因素对个体产生重要作用。


2.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应当兼顾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


3.需要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提供异质化课程,建立动态的个性化发展路径。


4.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促进外部社会价值导向与内在个体发展诉求的整合。


5.急需构建从中小学到本科、研究生阶段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提供长周期的研究资助。


综上,科技创新人才是人和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内部结构和功能所产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内部发展所呈现的外部个体差异,即在特定科技领域中表现卓越。教育在其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人才的测评涉及认知、社会情感技能、信念、人格等多方面。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展经历3个阶段,不同阶段发展任务不同,需要采用的培养模式与教育目标也存在差异:


1. 激发兴趣和扶植阶段(学前—3年级),更多关注“微C”的萌发和保持,激发儿童的科学学习兴趣并维持相对积极的学习习惯与正向的学习情感;


2.自我探索和定向阶段(4—9年级),关注学生“小C”的发展,保持学生的科学兴趣并养成积极的科学认识论,使得学生能够更宽泛和深入地自我探索,并能够对科学学习和领域探索形成较为稳定的初步定向,培育高阶思维能力,夯实科学领域的坚实根基;


3.专业分化和才华展现阶段(10年级—大学),侧重“专C”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科学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开展较为深入的探究,养成创新意识、科研精神与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等。


* 创造力水平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建构了“4C”(4 creativity)模型,即“微C”(mini-c)、“小 C”(little-c)、“专 C”(professional-c)和“大C”(big-c)。每个人都有“微C”潜质,即个体会对学习经历和活动等进行有意义、与众不同或个性化解释;“小C”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力;“专C”是指具有某种专业或职业素养的人所展现出的创造力;而“大C”则是指卓越的创造力,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等展现出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4个阶段,但发展模式不同。


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


多年来,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主办的“拔尖计划”“英才计划”“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积累了特色经验。然而,与建设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规模急需扩大、质量亟待提升、机制亟待创新。为实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界、教育界及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夯实科学教育根基,扎扎实实“从娃娃抓起”,前瞻部署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新体系。


(一)高度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落实科学课程的课时要求,优先发展小学科学教育。建议将科学与数学、语文作为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同对待的考察科目。重视教学内容结构调整,加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衔接,强调跨学科知识、实践探究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并在测试中加强非认知因素考察。


(二)以科教融合方式创新科学教育教师的培养


由教育及科技相关部门统筹组织中小学科学教师、校外科技辅导员、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完善科学教育师资的生态网络和专业队伍建设。加紧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鼓励综合性大学建立科学教育专业。鼓励当下的科学家参与未来科学家的培养,设立“科技专家+学校科学教师”双师制,创新青少年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三)为基础教育阶段有特殊潜质的青少年提供特殊培养的绿色通道


公平教育是人尽其才的教育,是使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获得拔尖人才培养机会的教育。建议遴选有科技特长的中小学生,设立科技特色天才班、科技特色学校。鼓励院士和高水平科学家领衔设立校外科技特长生小组。改革高校人才选拔机制,设立绿色通道,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考生予以破格录取,作为高考的重要补充。


(四)加强多主体协同赋能科学教育创新发展


加强各类场馆、科研机构、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创新校内外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形成有机协同的整体合力。为退休科研人员和科学教育教师参与科学教育提供通道。研究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与科学教育的对接机制,选择适当项目实现科学教育转化,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向科学教育转化。


(五)构建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生态


设立科学教育研究重大项目,搭建全面、系统、长期跟踪的科学教育研究体系,刻画我国学生科学学习的认知和思维特征,研究我国青少年人才成长规律。加强科学教育研究体系、实践体系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加强STEM教育及跨学科教育研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探索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构建,广泛探索跨学科学习、深度学习、网络学习等学习方式,强化科学教育技术支撑。


(六)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纵向研究


学界现有研究虽提出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和关键因素,但实证研究匮乏;研究对象多为成年后群体,由果溯因展开研究,多进行横断面研究和回溯研究。但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具有很大的复杂性,纵向研究极为重要,并且需要长周期教育干预的课程体系设计、形成性的跟踪与评测。因此,设立人才成长规律研究重大项目,综合评估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效果尤为重要。因此,需布局科学教育数据平台、有效获取多部门在不同时段人才成长表现的数据资源,协同开展成长跟踪研究。进一步通过建立循证决策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动态监测系统,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和科学教育资源配置,高效储备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夯实科技强国建设的人才培养源头与根基。


(作者郑永和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晶莹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文章作者 | 郑永和,王晶莹

文章来源 | 节选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7期,原文标题《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转自中小学人工智能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 | 宋佳欣



推荐阅读


作业反馈中如何体现有趣有料?| 每周一问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家长慧

收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信息量很大!六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实录来了

六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划重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